顧炎武:廉恥

《五代史‧馮道傳》論曰:「禮義廉恥,國之四維(綱要)。四維不張(伸張),國乃(就)滅亡。善乎管生(管仲)之能言也。禮義,治人之大法(重要法度)。廉恥,立人(樹立人格)之大節。蓋不廉則無所不取,不恥則無所不為。人(指一般人)(如果)如此,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。況為大臣,而無所不取,無所不為,則天下其(豈)有不亂,國家其有不亡者乎!」然而四者之中,恥尤為要。故夫子之論士(士人)曰:「行己(自己的立身行事)有恥。」孟子曰:「人不可以無恥,無恥(羞恥心)之恥(以......為恥辱),無恥矣!」又曰:「恥之於人大矣;為機變(賣弄心機)之巧者,無所用恥焉。」所以(為何)(這樣)者,人之不廉,而至於悖(違背)禮犯義,其原(根源)皆生於無恥也。故士大夫之無恥,是謂國恥。

吾觀三代(夏、商、周)以下(以來),世衰道微,棄禮義,捐(捐棄)廉恥,非一朝一夕之故。然而松柏後凋於歲寒,雞鳴不已於風雨。彼眾昏之日,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。

(不久之前)讀《顏氏家訓》,有云:「齊朝一士夫,嘗謂吾曰:『我有一兒,年已十七,頗曉書疏(文書、奏章),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,稍欲通解,以此伏事(侍奉)公卿,無不寵愛。』吾時俯而不答。異(奇怪)哉此人之教子也!若由此業(本領)自致卿相,亦不願汝曹(顏氏家訓作者顏之推的子孫)為之!」嗟乎!之推不得已而仕於亂世,猶為此言,尚有《小宛》(《詩經》之詩,詠禮儀,勸戒別人謹慎處世,小心做人)詩人之意。彼(那些,指明末降清的漢人)閹然(曲意逢迎貌)媚於世者,能無愧哉?

___

1. 作者認為禮、義、廉、恥四者,何者最為重要?

2. 試推敲本文的寫作目的是什麼?

>>>按此查看答案<<<
  • 1. 恥。
  • 2. 本文要寫出自己對於讀書人節操的重視,並說明讀書人是否有恥與國運興衰有關,繼而諷刺明末降清的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孟子‧告子上(節錄):弈秋誨二人弈

弈秋,通國之善弈者也。使弈秋誨二人弈,其一人專心致志,唯弈秋之為聽。一人雖聽之,一心以為有鴻鵠 (天鵝) 將至,思援 (以手牽引) 弓繳而射之,雖與之俱學,弗若之矣。為是其智弗若與?曰:非然也。 ___ 1. 奕秋認為兩個學生的智力有不同嗎? 2. 兩個學生為何有不同的學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