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紱:無怒軒記

怒為七情(七種情志活動,即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)之一,人所不能無。事固有宜怒者,《詩》曰:「君子如怒,亂庶(相近疾速)止息)。」是已。顧情之發也,中節合符禮儀法度)為難,而怒為甚。血氣蔽之,克伐(好勝怨欲之私乘之,如川決防,如火燎原,其為禍也烈矣!

吾年逾四十,無涵養性情之學,無變化氣質之功,因怒得過,旋悔旋犯,懼終於忿戾而已,因以「無怒」名(命名(房間。不必果無怒也;有怒之心,無怒之色(神情;有怒之事,無怒之言。蓋所怒未必中節也。心藏於中,可以徐悟,色則見於面矣;事未即行,猶可中止,言則不可追矣。

怒不可無,而曰「無怒」者,矯枉者必過其正,無怒猶恐其過怒也。軒無定在,吾所恆(常常止之地,即以是牓(榜,標榜

___

1. 作者認為人可以憤怒嗎?

2. 本文的寫作目的是什麼?

>>>按此查看答案<<<
  • 1. 可以,作者認為人不可以無憤怒,若說「無怒」則是矯枉過正。
  • 2. 交代作者以「無怒」命名房間的原因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紀昀:老學究

愛堂先生言:聞有老學究 (私塾中的教書先生) 夜行,忽遇其亡友。學究素剛直,亦不怖畏,問:「君何往?」曰:「吾為冥吏,至南村有所勾攝 ( 逮捕、拘捕) ,適同路耳。」因並行。至一破屋,鬼曰:「此文士廬也。」問何以知之。曰:「凡人白晝營營,性靈汩沒 ( 埋沒) 。惟睡時一念不生,元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