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宦者(宦官)亂人之國,其源深於女禍。女,色(女人的美色)而已;宦者之害,非一端(一方面)也。
蓋其用事也,近而習(熟悉);其為心也,專而忍(隱忍);能以小善中(迎合)人之意,小信固(穩住)人之心,使人主必信而親之。待其已信,然後懼以禍福而把持之。雖有忠臣碩士(賢能之士),列於朝廷,而人主以為去己疏遠,不若起居飲食,前後左右之親,為可恃也。故前後左右者日益親,則忠臣碩士日益疏,而人主之勢日益孤。勢孤則懼禍之心日益切,而把持者(的地位)日益牢(牢固)。安危出其喜怒,禍患伏於帷闥,則嚮之所謂可恃者,乃所以為患也。
患已深而覺之,欲與疏遠之臣圖(剷除)左右之親近,緩之則養禍而益深,急之則挾人主以為質。雖有聖智,不能與謀。謀之而不可為,為之而不可成,至其甚,則俱傷而兩敗。故其大者亡國,其次亡身(喪命),而使姦豪得借以為資而起,至抉(剔出)其種類(宦官及其黨羽),盡殺以快天下之心而後已。此前史所載,宦者之禍常如此者,非一世(一代)也。
夫為人主者,非欲養禍於內,而疏忠臣碩士於外,蓋其漸積而勢使之然也。夫女色之惑,不幸而不悟,則禍斯及(降臨)矣。使其一悟,捽(揪出)而去之可也。宦者之為禍,雖欲悔悟,而勢有不得而去也。唐昭宗(唐昭宗原為宦官擁立,後與宰相計除宦官,反被宦官幽禁。他後來雖獲救,但朱溫乘機領兵入京,唐朝滅亡。)之事是已。故曰:「深於女禍」者,謂此也,可不戒哉!
___
1.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?
2. 文章最後一段引唐昭宗的史例用意是什麼?
>>>按此查看答案<<<
- 1. 本文點出宦官帶來的禍害比女色更為嚴重。
- 2. 作者在文章最後一段引唐昭宗史例的用意是論證宦官不如女色,並非君主醒覺便能趕走去除的,道出宦官帶來的禍害比女色更甚,希望君主能引以為戒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